关于花门镇财政所“涉农”补贴的调研报告

花门镇财政所罗驰宇


2018-04-23 16:55 【字号 大 中 小】【论坛】【打印】【关闭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农村、农业、农民(简称三农)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加大,涉农补贴的投入越来越高,涉及的项目越来越多,农民得实惠的“红利”越来越大,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摘帽和提速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掌握和了解涉农补贴的运行情况,找准制约涉农补贴存在的问题,为镇党委政府谋划三农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镇财政所按照上级的精神和要求,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财政、民政等相关职能负责人,围绕涉农补贴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概况

花门镇位于双峰县西南的“金三角”,与娄、衡、邵毗邻,总面积97平方公里,6.5万人,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和贫困乡镇。

全镇共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36000多亩,2017年,补贴单季金额4071270.45元,发放农户为14438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双季559户,金额892438.7元。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105户,金额425224.13元。大规模种粮大户培育扶持资金7户,金额132156元。种粮大户奖励资金补助63户,金额186000元。2017年种粮大户1000亩以上的1户,500亩以上的4户。2018年种粮大户成增长趋势,千亩以上的经调研至少有2户。另外全镇共有农业合作社138家,家庭农场43家。农机具购置补贴2017年123户,金额418980元。其中种粮大户彭欣和刘越阳种植面积分别为1006亩和753亩,分别补助金额为182395元和176978元。

二、问题

1、投入资金总量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建设项目多,资金缺口大。尽管各级不断加大惠农资金投入力度,但资金总量仍然严重不足,且存在投入结构不合格,投资渠道过多,资金使用效率低等弊端。

2、农业补贴效果不明显。一是农业的产出效益仍然偏低,无法保证农业稳定发展;二是粮食直补等农业补贴只根据承包或种植面积发放,但不合理,如直接种植农户没享受到补贴款,而有土地未种地得到补贴款,挫伤了种粮户的种田积极性。

3、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我镇农业补贴结构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以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为主的综合性补贴;第二类是以农机具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生产性补贴;第三类是以粮食最低收购价直接补贴政策体系。而这些补贴在短期内对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及增加农民收入有明显效果,但对促进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三、建议

1、建立完善三农补贴制度。一是应借鉴先进的补贴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建立相关补贴制度,保障农业投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和兼顾工业、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完善修正出台农业补贴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三农补贴的原则、对象、程序、资金来源、法律责任等诸多方面法律规定。三是结合我镇实际,实施具体的补贴措施,特别是对五保、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保证补贴政策落实到位,确保贫困户和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2、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好带头人。一是配好村级组织班子。调研结果显示,80%的村民都希望村里有经济头脑的人来当村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镇里要总体考虑,切实发挥村干部的引领和带头作用,把市场信息灵、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人选拔到村委会,担任村干部。带领农民闯市场和发展农村经济。二是抓好村务公开,增强村“两委”干部对村务公开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公开村务重点,公开村务内容,形成长效机制、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全面落实扶贫帮困、一对一帮扶等各项措施,营造党建与扶贫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三是妥善解决村级债务问题。针对目前各村普遍存在的村级债务问题,应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拓宽村级债务化解渠道。根据各村的经济状况,收入来源,资金多少,制定村级债务年度偿还计划,制定合理的村级债务化解办法,逐步消赤减债和化解债务风险。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点抓好水利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村级道路建设,尽快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的目标。三是全力抓好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更多层面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四是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列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农村电网提质升级。

4、加快农业人才培养。我镇农民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农民进城务工或从事非农人员不断增加,50岁以下农村人员大多数不愿意种地,长期下去会增加农村土地抛荒,所以培养农业后备人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不的重要关键。各级政府应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后备人才培养规划,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真正把“三农”工作落到实处,抓到点子上。

5、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在保证财政支农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的同时,进行支农资金整合,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利用税收、补贴、贴息等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信贷资金、外资等更多地投向农业。突出财政支农重点,加大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和加强改善农村公共生活环境和条件,如人畜饮水工程、水利建设、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

6、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并实行一定的优惠扶持政策。通过鼓励、支持、引导和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之充分发挥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并成为联系政府与农民的桥梁。

7、狠抓支持农业和农民政策措施的落实。把落实国家支持农业和农民的政策措施,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和脱贫攻坚的一项紧迫的工作;特别抓好农民进城务工等政策的落实。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把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纳入产业扶贫范围,确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扶贫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8、推进产业化进程,建立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丰收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调整,大力发展和扶植具有竞争力,能使农民创收增效的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循环经济,提升科技含量和品牌品位,打造绿色“航母”,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收空间,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来源:双峰网(责任编辑:熊玲)

浏览统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关于提高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的肤浅看法